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通訊員 何育成
“爸,我一直想當面問一問你們,這30年里有沒有一直在找我?”
“找,我一直都在找。”
這段讓人淚目的對白,發生在7月4日。
當天,失散30年的林廣(化名)在湖南、廣東兩地警方共同見證下,終于在武岡與親生父母團圓相認。
一顆尋親的種子
今年4月2日,34歲的林廣向武岡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求助,稱希望警方能幫其找到親生父母。
“我記得小時候好像是講粵語,而且我吃東西的口味偏清淡,一點都不像湖南人。”林廣說,當年自己就知道,養父母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。
“當我把自己的懷疑向養父母說明后,他們也沒瞞我,和我說了當年收養我的經過。”
據林國、劉華(化名)夫婦自述,1994年夏天,兩人在廣東荔灣區立交橋下擺水果攤賣水果。一天傍晚,一個小男孩走到他們的水果攤前不肯走,天黑后也不見其家人來找小孩,林國、劉華就帶著小孩到當地派出所報警并張貼尋人啟事。
直至當年11月,林國、劉華夫婦在廣東的租房發生了火災,小男孩一直未有人前來認領。無奈之下,他們帶著小男孩回到湖南武岡,取名林廣。
在林廣的記憶中,自己因貪玩走失,碰到了擺攤賣西瓜的養父母,這才有了后來的故事。而尋親的種子,在他懂事起深深地扎在心間。
林廣向父母展示兒時的照片。通訊員 龔子杰 攝
一次勇敢地嘗試
2023年底,林廣退伍回鄉,在手機上看到武岡市公安局的尋親報道,萌發了通過公安機關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。
今年4月2日,林廣走進武岡市公安局尋求幫助。民警詳細了解了林廣的基本情況,并將其相關信息錄入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信息系統。同時,按程序采集林廣的血樣,及時送邵陽市公安局進行DNA檢驗入庫。
同月19日,經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拐賣兒童犯罪信息系統顯示,林廣的血樣與廣東肇慶懷集縣莫養、黎弟(化名)夫婦的血樣初步比中。
“莫養、黎弟夫婦的血樣是2014年8月份采集入庫的,時間比較久遠,我們必須慎重。”武岡市公安局刑偵大隊長楊成喜向記者介紹。
為進一步確認林廣身份,楊成喜先后帶隊赴長沙、廣東對林廣的養父母調查取證。同時赴肇慶聯合當地警方對莫養、黎弟重新進行調查取證,了解其兒子莫文走失的過程,重新采集他們的血樣與林廣的血樣進行復核比對。
一個團圓的結局
今年6月18日,邵陽市公安局DNA實驗室對莫養、黎弟及林廣的血樣進行了DNA復核,確定林廣的生物學父母就是莫養、黎弟夫婦。
據莫養夫婦口述,兩人是1994年8月帶著大兒子莫文在廣州市海珠區務工時走失,尋找多年一直沒有音訊。
在此期間,夫妻二人報過警,發動親朋好友貼過尋子廣告,也在報紙上發過尋親公告,但一直沒下文。
“當年陸續有人聯系我們,說在哪看到了很像我兒子的小孩,但我們每次都很失望。”談起這些年的尋子經歷,莫養有些傷感。
“根據林廣回憶,結合其親生父母和養母的講述,我們拼湊出當年走失場景與實際情形基本吻合,排除林廣系被拐賣兒童。”楊成喜介紹。
7月4日,分離30年的一家人緊緊擁抱在一起。莫養掀起兒子的衣服,指著林廣右側腰上的胎記對妻子說:“這是我們的兒子啊,真的是他,我找了他30年,盼這一刻也盼了30年。”
責編:譚好
一審:譚好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